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2011.7.10在POPO專訪

  感謝POPO的專訪!我要更快樂寫下去!







這次POPO閃亮星的訪談對象--李穆梅,本年春季開始在POPO連載第一部長篇獨特作品《誕降師》,因其洗鍊的文字與張力十足的情節鋪陳,倏地累積人氣。 
xyz


在採訪穆梅的過程中,小編想起中國文學史上那群「苦吟型詩人」,諸如賈島、孟郊,他們普及的創作態度是「苦思冥搜,發憤著述」。為何會有如斯聯想,全起因穆梅對於創作的專注與認真。



穆梅房內有三面大書櫃,上頭擺放一千多本書籍,身為出版社編輯的她,天天早上五點起床寫作,在通勤的公車上,她把握細瑣的時間閱讀,並針對書本的整體架構、風格隨手記錄,甚至強迫本身看完書後,必須寫出一千至三千字的闡發心得,藉此磨練文筆。回家後,她不看電視,不打電動,除了讀書就是寫作。



現在,就讓我們粗淺熟谙這個嗜讀嗜寫的「文字狂戀者」吧!



【POPO閃亮星--李穆梅小檔案】



*敝人字號:穆梅、阿梅、梅仔(POPO的文友們取的)



*星宿:獅子座



*落地生根處:新北市新莊



*三百六十行,我就是這行:出版社編輯(文編、美編、小網管、出貨員、行銷企劃都有做)



*在我心中他就是神:胡軍、老一點的金城武(演《武俠》那款)



*比來啃的書:《再見,東京》、《孽子》



*碼字產物:



《誕降師--杭樂安卷》即時讀:

http://www.popo.tw/books/23717



xyz 《戀奴》即時讀:

http://www.popo.tw/books/27390







Q1:取筆名的靈感來源是?曾有改名的念頭嗎?



A1:



筆名首字其實就是我的姓氏,因為我極其尤其欣賞「穆桂英」這個人物,以是我在取筆名時就決定本身的筆名當中要有一個「穆」字。決定用「穆」字後,再去找另外字來搭配,發現「梅」字接在「穆」字後,畫面感覺還不錯,以是就變成了「李穆梅」。這個名字從2005年我開始經營個人部落格起,就一直跟著我,至今有六、七年的時間了。我覺得筆名就跟本名一樣,是代表一個人的象徵,以是我會一直把持「李穆梅」這個筆名,不會再更換了。



Q2:若要以一種食物或摒擋來描述本身,妳覺得會是什麼?為什麼?



A2:



這問題我想了很久……嗯,大概是「芥末」吧!因為芥末剛吃進嘴巴不是很嗆嗎?我就是那種一開始講話會很嗆,但之後力道反而漸漸減弱,最後就「惦惦」不敢說話的人。



我記得有一次在上班時,接到一通讀者要買書的電話,對方不斷提出各種求告,并且還殺價,說話的口氣又很冷峭,相當不客氣,以是我就一肚子火,間接問她說:「姨媽,妳平常講話但凡這樣嗎!?妳是否是不開心啊!」她一聽到我的質問,就反問我說:「我講話怎樣!?」然後我就──安靜沒有再講話了。掛掉電話後,我還很擔心她打給我老闆客訴呢,虧得沒有。(呼!甩汗~怎麼連小編都跟著鬆了一口氣……)



Q3:人生第一部小說作品在哪時產出?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A3:



國二的時候,我看了《螢火蟲之墓》深受感動,覺得悲情故事似乎比較好發揮,就開始動筆,以《螢火蟲之墓》為範本進行改編,一樣是兄妹因戰爭死亡的悲劇故事,以是我的第一部小說算是同人創作。



至於第一部原創作品是在高中時實現的,就是2002年由九歌出版的《渴望之石》,故事的內容是在說一個高中女生小奇在圖書館中不測獲得一來日诰日文古書,帶領她進入一個生僻的全國,那是一個充滿戰亂迷信的時代,故事中的悉數,和小奇的生命有很多牽連,小奇也從這本書中深化認識本身。是一部充滿獨特元素的小說。第一次嘗試實現長篇原創小說,就遭到出版社的青睞,那個時候真的非常非常開心!



Q4:穆梅似乎相當鍾情奇玄幻的題材,可否有遭到另外作家或作品的影響?



A4:



之以是特別鍾情奇玄幻題材,是因為我自身相當喜歡日本作家小野不由美所寫的《十二國記》,我覺得一個日本人或是如斯自然的融合中國文化與獨特元素,并且讓各種獨特的人事物不造作的呈現在故事保留中,這種寫法很真實、很讚。



我個人比較不喜歡修真、武俠練功……這些東方玄幻常見的題材,那太遙遠、太不真實了。對於《十二國記》的喜愛,讓我快樂的想把獨特元素盡大概保留化。



别的,我也會閱讀各種風土民情的書籍,一看到值得參考的內容我就會即時買下來,雖然大概有點僵直,卻很貼近人們的保留。看完許多書之後,我會把這些實際的風土文化引導至劇情當中,再加之一些想像,塑造出屬於本身的獨特全國。



Q5:妳是若何想出《誕降師》這個設定非凡的獨特故事?從發想到開始提筆花了多久時間?  



A5:



小野不由美的《十二國記》是一個描寫12個國家的獨特故事,遭到這個全國觀點的啟發,我也想寫一個由諸多國家組成的獨特小說,剛好大二上了一門《楚辭》的課程,學到《九歌》,當中大概有11位神明,於是我就想,日本人都或是用中國文化去創造新的全國觀,那我為什麼不能使用也是中國文化的經典,去創發屬於我們的東方獨特全國?我不想去寫邪術啦,修真啦……這類的題材,因為比較缺乏保留感,我渴望我創造出來的全國,它有一套屬於它的保留門徑,有一套寫實的國家政策或制度,民衆但凡很真實的在這個國家裡保留過活。



這個想法大概在2007年就產生,2008年我先寫了一本《少司命列傳》,那時獨特味道還沒那麼濃,隻是一個空有獨特後援的假獨特作品,并且我本身覺得劇情有點幹燥,再加之我跑去言情小說出版社寫了兩年的言情小說,本年合約才剛消弭,以是想把當初未實現的全國再拿出來,好好把它寫完。



Q6:在《誕降師--杭樂安卷》中,杭樂安、杭樹生之間的父女情緒刻劃甚深,妳覺得塑造一個充滿周密,深具個人魅力的角色,要把握的關鍵是什麼?又是若何替人物定名?



A6:



我覺得要讓一個角色的籠統鮮活,很告急的就是去思考這個新創造角色該有什麼樣的想法、反應與内涵表現,然後透過對話、行為或是一些專屬小動作、小習慣的描寫,讓角色能整個活起來。



我看到滿多作者喜歡堆砌人物内裏的描述詞,譬如長相若何如何,其實那些都不告急耶!我也看過某個人物的個性曉暢設定成淡薄成熟,但講出來的話卻是小六學生的語調口氣,這樣就徹底破壞人物的均衡了,以是定然要做到「什麼個性的人,就說出什麼樣的話」。



别的,「多讀書」絕對也是幫助塑造人物、忖測角色的好舉措。去閱讀各種各樣的書,觀察各種各樣的角色,發現值得參考的寫法就用筆記錄下來,從模仿走向創造。假設對某個位置、因素的角色真的無法忖測出情境的話,那就放棄吧!梗概不要讓他當配角,去寫本身擅長的人物個性比較實在。



至於我個人替角色定名的習慣,第一個,我不喜歡選擇很難唸的字,讀者看了唸不出來的字我不選。第二個,我不喜歡像「歐陽」、「司馬」……這類言情小說常出現的姓氏,我比較喜歡角色的取名意涵和他的身世後援或個性有關連,以是我會挑那種樸實……就是那種我們常常看見的字,但它們組合起來或是產生不一樣的意義。這是我個人取名的愛好。



Q7:由妳創發的「誕降師」角色擁有領畫物出世的身手,假設妳也擁有這種異能,會想畫出什麼?梗概若何運用這種力氣?



A7:



想講三八一點的……(呵呵笑了一陣)我會想畫出一個很帥的男人!然後這個男人隻聽我一個人的話!若要我像杭樂安一樣畫出一道堤防,搶救衆人,這實在太苦了呀,我真的隻想畫出一個帥哥!這是每個女生懷抱的夢想啊!(小編不由得跟著點頭了XDD)



Q8:若能將《誕降師--杭樂安卷》漫畫化,妳最等候給哪位漫畫家執筆?為什麼?



A8:



假設有這個機會的話,第一人選我渴望由小?健老師來幫我畫《誕降師》。因為他筆下的藤原佐為實在太帥了!假設讓他來畫杭樂安的眼睛,呵呵……定然很帥!第二人選,我渴望由浦澤直樹老師執筆,雖然他的人物畫風偏寫實,其實不是我的菜,但我很喜歡他詮釋故事的門徑,他的分鏡才能極其尤其吸收我。



註1‧小?健──日本當紅漫畫家,1998年作品《棋魂》於《週刊少年Jump》連載後,聲名大噪,另外暢銷作品如《死亡筆記本》、《爆漫王》。



註2‧浦澤直樹──日本著名漫畫家,多次拿下日本漫畫大獎,暢銷作品如《MONSTER》、《20世紀少年》。



Q9:曾有實體書出版經驗的妳,目前轉變成在網路上固定連載,這兩種發表作品的門徑,對妳而言有什麼差别?



A9:



其實網路連載的壓力滿大的。我覺得從事寫作最怕就是寫到一半收到讀者的批評,並不是說作家無法接受别人評論,而是會深深遭到影響,而改變之後的寫作計畫,或是就此卡住寫不下去。



我比較渴望能局部寫完後,整本書讓讀者檢視,然後再一次修改。像現在在網路上連載,讀者或是間接反應,看到批評或沒有人氣當然會有些打擊,但看到讚美也會讓我慨歎到壓力,因為我會懷疑本身還或是一直滿足讀者的等候嗎?還或是繼續把之後的情節寫好嗎?



不過假設一個人專注的寫一本書,不發表在網路平台上,那個過程真的很伶丁!以是對我來說,兩種發表創作的門徑各有優缺點。



Q10:頗多作家在網路上連載作品時,會把持流水編號當成章回標題(ex.第一回、第二回),但穆梅目前連載的兩部作品,其章回標題的定名邏輯為:書名+章數+章節名+分節數(ex. 《誕降師:杭樂安卷》第八章〈窺魘〉之一),為什麼會採用這個門徑作為章回標題?可否對作品的連載或創作過程有所幫助?



A10:



我疇昔會把作品上傳到部落格,在部落格中標題不能隻打「第一回」、「第二回」,因為來看文章的讀者,會搞不分明新章回是哪本書,也無法預想劇情內容,不随意率性追文。以是我採用「書名+章數+章節名+分節數」的門徑作為章回標題的定名邏輯,而這個習慣也延續到POPO。



這樣的做法不僅可讓章回列表整整齊齊,一目領略,并且後面的章節名是針對該章回的劇情內容來定名的,有時候本身上傳到昏頭了,一看到章節名稱我就能夠間接聯想到裡面的情節內容,要回頭檢查也比較随意率性。



Q11:要創造內容豐富的小說作品,事先常需收集很多資料,透過資料的收集能激發更多靈感。請分享一下創作時的參考資料大部門是怎麼收集來的呢?



A11:



開稿前,我隻會針對本身想加強的部門再去收集相關資料或知識,大部門的故事觀點但凡靠個體的閱讀習慣來累積。



我平常都會在公車上讀書,回家後假設沒有公事要做,我就會一直讀到睡前。讀的內容也很繁雜,有小說也有資料書。看書的時候,假設覺得點子很好,我就會即時記到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裡,再花一段時間反思,去思考這個點子若何運用?等於是平常就要不斷讀書,不斷做功課。因為人腦記憶體有限,以是定然要動手記錄,以供之後查閱。



别的,我也常會上博客來網路書店觀察新出版的書,特別是文學小說、歷史人文、文化風俗的書,因為我覺得這類的書或是讓我貼近差别國家、人種、民族的保留,彷彿開了眼界,以是我會特別留神這幾類的新書。



有時候我也會逛實體書店,但看到惬心的書,除非當場有七九折,不然我就會忍住衝動,先記起來,回家再上博客來下訂,折扣很告急!



Q12:從事創作至今,有卡文的經驗嗎?後來怎麼解決呢?



A12:

xyz

是會有寫不順的時候,但我不會讓本身卡文卡到棄坑,因為會覺得很對不起這個故事。我把它創造出來,就不能輕易拋棄它,我有義務要對它負責。并且我在寫一本書時,也不會設計再另開一本書來寫,因為我假設沒有專心緻志的對待它們,對兩本書都不偏頗。以是假設有寫不順或卡文的狀態,我會靠意志力來度過,就是一直寫、一直寫、一直寫。真的寫不出來,頂多就是去散個步或看書,調整之後就繼續寫、繼續寫、繼續寫……



Q13:常聽人說:「創作是孤獨的!」假設妳的作品一直乏人問津,會若何連結寫作熱情,繼續堅持下去?



A13:



噢──(哀嚎)這問題很殘忍耶~



其實當初剛把《誕降師》上傳到POPO的時候,有想過假設都沒人理我怎麼辦?最後我決定就一直PO、PO、PO……直到有人發現我。以是還是一句老話:「靠意志力度過!」因為真的不能放棄啊!就算得不到關注也不能停文或關書,因為創作應該是發自心中對文字的熱愛,是為了本身而寫,雖然我會等候掌聲,但假設乏人問津,至多要對本身的創作抱持負責任的態度,繼續寫下去。



Q14:目前在POPO站上連載的兩部作品封面都頗別緻,請問是本身設計,還是請伴侶幫忙製作?(假設由本身設計,是從哪裡學得的美編觀點和製作技法呢?)



A14:



這兩部作品的書封但凡我本身設計的……(羞)我自身是中文系畢業的,但疇昔曾在本人電腦上過一、兩個月的美編課程,學會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等美工軟體,然後進入現在任職的出版社後,就開始接一些書封來設計。



我覺得責任方面的必要,是讓我不斷練習設計的告急因素,因為我做出來的東西定然要經過老闆檢視,别的,也要被作者磨過一回,直到他們都滿意點頭,一張書封才會正式定稿。并且假設我擔任一本書的文編,那麼美編的部門也會由我包下來,比如:封面、扉頁、書腰、排版等等,都會由我負責製作。透過天天接觸,持續不斷練習,並且常常購買設計類的書籍來參考,這些都幫助我在設計方面有更多的成長。(又會寫、又會編、又會美術設計,自身說說,這人是否是太給力啦!)



Q15:有讀者發現穆梅的資料被鍵入《維基百科》,發覺本身被創設在網路百科中,是什麼樣感覺?當下的想法是?



A15:



有一次因為無聊嘛,就Google本身的名字,發現居然被建了資料在《維基百科》裡面,當下我的想法是──「不會有人以為是我本身建的吧!」因為我又不是什麼大咖人物,怎麼會被建在裡面,不由得會猜測,當初創設的人事實是什麼心態啊?(猜疑歪頭)



Q16:人都會有屬於本身的優點及缺點,妳最引以為傲的優點是?别的,有沒有哪個缺點是妳強烈渴望最好今日就失落的?



A16:



優點應該就是毅力和意志力吧,悉數困難都靠這兩力來度過,算是我引以為傲的優點。很渴望失落的缺點應該算是「驕傲」吧?因為有時候看到讀者留言稱讚我的作品,那顆心就有點管不住了,難免會在心中悄然驕傲起來,我覺得這種態度很不應該,渴望它快點消除消除!



Q17:這輩子做過最大膽或最瘋狂的變亂是?



A17:



我覺得這輩子做過最大膽的事,大概就是參加這次的PK賽吧!因為我六月初結束一部作品後,才決定再開新書參與這次的大賽,等於是一個半月要寫十幾萬字,我覺得好可怕!因為這部作品我不想追随前寫給出版社的言小一樣,隻照公式寫,不是很潛心,這次是為本身而寫,是個告急挑戰,以是我想要做到字字琢磨。因此,我覺得這就是我做過最大膽瘋狂的事了……對不起!連我共事都說我好沒梗!(抱頭)



Q18:假設能穿梭到金庸《神鵰俠侶》故事中變成楊過,在不知小龍女生死的情況下,你願意為她孤獨期待十六年嗎?



A18:



不會耶!(一秒速答!)假設我是作者要把這個橋段寫進小說,我當然會讓他等,這樣的布置才有戲劇張力。但回到現實嘛……因為我也不是男的,我怎麼知道這十六年的中間,我會不會看上另外女生咧?我是很現實的!(笑)



Q19:請問妳個體都帶什麼類型的包包出門(後背包、斜背包、手提包)?包包裡都放哪些東西?有沒有很非凡的物品是妳出門時必帶的?



A19:



我平常背出門的包包是泰國曼谷包,裡面定然要放的,第一項就是寫心得的小筆記本,第二項就是寫小說的筆記本,第三項就是比來正在看的書。我包包裡的東西很單純,就這三項,因為我平常都不化妝,是個素顏女,以是我的包包裡也不會有化妝包或化妝品。



Q20:「舊愛還是最美」,妳會保存前男(女)友送的情書或禮物嗎?



A20:



我會!但是我不會再拿出來看,除非過了二、三十年才會想再回憶一下,畢竟這些東西也是生命歷程的一部門,說不定我會傳給後代子孫喔!因為我覺得丟掉還滿浪費的,就算隻是一張寫著幾句話的小紙片我也會保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