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邪術雜貨店──潘妲霏公主
作者:風聆
出書社:未來書城
個人評價:★★★★
閱讀時間:2011.6.2~2011.6.3
安頓類別:怪異小說
xyz資訊工坊
個人心得:
xyz
讀這本小書,彷佛遇上宮崎駿。宮崎駿的動畫不絕有一種童趣的魔力,這童趣在大人小孩之間都展現得恰到好處,小孩看了覺得不快,大人看了覺得溫馨,而在歡笑之餘,也留有空間讓人反思。更因為想像力的奔馳激勸,無形中促湧了人想要積極創作的慾望。風聆的《邪術雜貨店》,也有這樣的魅力。
《邪術雜貨店》所詮釋的原典,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蔔林寫給女兒的一本童書《原來如斯的故事》。面對孩子對這天下豐盛的好奇心,這位父親以他一生在異國間旅行的經驗,加之充實的想像力,為女兒一一解答。
但我想,假設我拿到這本童書,我或許也會站在那些一輩子研究文學經典的老學究的立場,開始分析──為何大象的鼻子是被鱷魚拉長的?為何不是獅子?用鱷魚是否有什麼隱喻之意?花豹和衣索比亞人互相追趕,是不是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永無止盡的主權鬥爭?鯨魚追趕著小魚,未必也是一種來自白人沙文主義之類的毒害諷刺……這些看起來單純的東西,未必、未必有什麼寄義在裡面!我確信著。因為,這是一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寫出來的童書嘛!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方便是要高來高去,讓人用分析論文式的角度去一一分析嗎?
若其他讀者也是這樣,那風聆的序真是一語中的──我們都變成大人了,我們無法再單純的去看一個自身充滿想像力的事故。也因而,作者的再詮釋,變成了一把很重要、很關鍵,將再次開啟我們童心的鑰匙。而讀完故事後,我可以說,這把鑰匙打製得剛剛好。
其實這個故事已經有點脫離輕小說的範疇(針對青少年的動漫需要),因為原典的關係,而有了些童話的色彩,或許國小低年級幼童也很適合閱讀。但作者並沒有停在這裡,他更前進一步,將我們讀到《原來如斯的故事》可以會有的反應──因不夠想像力而覺得懷疑有趣,作為鋪衍這個故事的物資主旨,讓它在娛樂之外,又多了一層引導人思索的機能。
而最讓人稱道的是,這層思索的寄義,他寫得不露痕跡,用有趣詼諧的旁白,自然則然融入了女副角的感情自語,與故事劇情化為一體,讀了令人捧腹大笑,笑過之後卻自動自發地想,本人長大了,不也是如斯不夠想像力嗎?毫無說教意味卻使我們主動思索,這是上本《酉魔鬼》在談到人類與大自然關係時所沒有處理好的問題。翰墨同樣簡單易瞭,但意義的層次卻變化深遠,實為很高的地步。
全書的感情節奏也抓得相當精準,由快而慢、由輕而重、由甜至苦,一分分地逐漸添重,或許沒什麼媚俗的低潮挫折,但作者的翰墨時時刻刻捉住我們的感情,乃至於讀到最後竟有些鼻酸。潘妲霏的自語不絕都與我們緊密相連,她的感動,也便是我們的感想。
xyz軟體補給站
話說回來,我彷佛也真的忘了小時候我終究在幻想什麼?曾經有一陣子(變節喜歡裝大人的青春期吧),覺得本人幻想的東西好幼稚,便紛紛鎖進了「倉庫」裡,不讓他們見天日,結果時日一久,他們就真的再也見不到天日了。不單是這些幻想的悸動,就連牽起這些幻想的人事物記憶也逐漸褪色,當我們想再懷想起,興起的卻隻需惆悵,因為,我們什麼都不記得了。
以是,風聆的《邪術雜貨店》,才會使我們深深感動,想讓每個盼望尋回顧回頭像力的大人去讀。
貨到付款,高雄到墾丁,蚤不到,隨身碟讀不到,找不到工作,記憶卡讀不到,光碟機讀不到,讀卡機讀不到,pps搜尋不到,愛你愛到死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讀《魔法雜貨店:潘妲霏公主》心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